通讯员 戴雪燕 人民政协报记者 江迪利好优配
张曼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政协委员、雪堰丰香果园家庭农场负责人。
从家庭农场的精细管理者,到带动一方乡亲共同发展的产业带头人,以及成长为勤勉履职的政协委员,张曼始终将双脚扎在泥土里,将汗水洒在田间地头,将建言写在希望的原野上。
桃园筑梦,引领农业新风尚
秋日的阳光为大地镀上了一层金色,阳光下的家庭农场,晚熟水蜜桃已经全部采收完成,空气中还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但张曼并未停歇利好优配,她手持修枝剪,和工人们穿梭在排列整齐的桃树间,动作娴熟地剪去多余的枝条,开始了关乎来年丰收的关键步骤——秋季修剪。
“秋修是为桃树‘舒筋活络’,调整树势,积累养分,直接影响下一年的果品质量和产量。”张曼一边细致地操作,一边介绍。眼前的这片果园,是她实践农业梦想、推广农业科技的试验田和示范窗口。
2009年,张曼嫁到雪堰镇雅浦村,她发现,村里有着大面积的水蜜桃种植基地和橘园。每到收获季,家人们就守着成堆的水果为销路发愁。市场需求一直在变化,而乡亲们的种植方式、销售渠道却始终不变。于是,她决定回家当一名“新农人”。
2016年,张曼创办了自己的家庭农场,通过科学布局种植品种,形成四季有果采摘的格局。“我们和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江苏省农科院果树所等进行技术合作,建立了科研示范基地,优选他们培育的新品种来试种。”张曼说,每一个新品种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果型、糖度、色泽、产量、抗逆性等指标,在本地气候土壤条件下的表现都被详细记录。
近年来,张曼向周边农户优惠提供新品种苗木5000多株,推广新技术2项,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新品种、新技术500亩次。为众多树体老化、亟需更新换代的桃农提供了优质接穗枝条和技术指导,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互助合作模式。
张曼经常与周边农户分享经验。“我们与武进区农业局、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共同建立‘新农人田间孵化课堂’,场地就在我们的果园里,更便于实践教学。”张曼围绕桃产业人才的需求,开设特色田间培训学校,分入门班和精英班,开展系统培训和分类培训。整个培训共2年,每次培训都邀请业内著名专家授课和指导。2024年5月18日的第一期培训,“时代楷模”赵亚夫为大家作了《做一个能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的新农人》的报告,让新农人们拓展视野、坚定信心。水蜜桃即将大面积上市时,张曼带领学员到上海西郊果品市场进行现场培训、调研;水蜜桃采摘基本结束利好优配,张曼又组织学员到南京农业大学进行理论学习和基地现场培训。
在销售环节,张曼察觉到,传统的路边摊销售模式不仅辛苦,而且市场半径有限,难以帮助老年桃农实现增收最大化。为此,她整合资源:一方面协助村里组建桃农经纪人队伍,设立集中收购点,解决分散农户的销售难题;另一方面大胆探索线上渠道,今年她已组织多场大型线上团购活动,利用统一平台汇集订单,再将桃子配送至各点位,有效拓宽了销售范围。此外,她还与“武进农家”等具有本地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合作,邀请平台主播到果园和交易市场直播带货,让雪堰水蜜桃搭乘互联网的快车,走向更广阔市场。
心系民生,为农业发展献策
基于深耕农业一线的细致观察和切身体验,张曼的提案总能精准切入行业痛点、难点。
雪堰镇拥有2万亩水蜜桃种植面积,成年果树每年有大量的枝条修剪,主要集中在秋冬两季,每年每亩在1000斤左右。近年来家家户户通了天然气,枯枝不再作为燃料。这些枯枝大多被抛弃在田间,既影响村容村貌,又存在火灾隐患,时间久了,滋生的病虫更会带来传染风险。“每年桃树修剪阶段,村委需要花费大量的机械、人力、财力,光是花费在树枝清理运输上的费用就要20万元左右。”
2022年,张曼提出《关于将桃树枝粉碎资源化利用的提案》。建议镇、村设立集中堆放点,桃农将修剪下来的枯枝自觉送到堆放点,由镇、村统一处理。
这一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目前全区已有不少镇村设立树枝粉碎点。桃树枝条粉碎发酵后,可转化为菌菇栽培基质、生物质燃料或有机肥,既能减轻环境压力,又能创造经济价值。
2023年,张曼提出《关于优化雪堰水蜜桃交易市场环境,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提案》,直接关乎桃农的切身福祉与交易效率。近年来,随着雪堰镇水蜜桃品牌日益走红,当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桃农桃贩。雪堰镇水蜜桃交易市场摊位日益拥挤,不少桃农无法在市场内摆摊贩卖,只能在市场门口的马路上摆起长龙。
水蜜桃的成熟期为6月下旬至8月底,正是一年中的最热时节。不少桃农年龄已超过65岁,在市场卖桃的时间短则2小时,长则一天,长时间暴晒极易引发中暑。
调研发现这一问题后,张曼立即撰写提案,建议市场顶棚铺上遮阳布、引入专业物业队伍规范环境卫生和经营秩序,改善市场环境。“现在,市场内已架设起大片遮阳棚,实测能有效降低场内温度4℃~5℃。”
“接下来,我想更多关注桃产业的转型升级,围绕全产业链构建、智能化分选设备推广应用等深入调研利好优配,推动雪堰水蜜桃品牌向高端化、标准化迈进。”张曼说。
嘉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