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桦加沙”携风裹雨来袭千层金配资,防汛形势刻不容缓。天河区提前一步的部署和多暖一分的关怀,闻“风”而动、向险而行,织就了坚不可摧的防风安全网,各部门闻令而动,吹响防风防汛“集结号”。
各部门闻令而动,吹响防风防汛“集结号”
天河区应急管理局针对全区20类534处风险点和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进行专人巡查排查。在台风来临前对摸排出的61处削坡建房、采石削坡、道路边坡等风险点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清空区内129处在册危房;评估确认临山、临水的养老机构无地质灾害风险。
截至9月24日16时,全区转移避险疏散人员10304名。同时,组织全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共2197人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对178台抽水泵、10台龙吸水抽水车、13台艇尾机、52艘冲锋舟橡皮艇等装备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保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时刻待命全力守护市民安全。
天河区水务局强化水利设施安全排查,针对8处堤防较低区域完成防洪挡板安装,关闭珠江沿线7个倒灌点拍门,确保珠江沿线防洪潮体系及内涌防洪安全;开展城市雨水收集排放系统清疏,组织市排水公司出动1763人次对重点区域、道路主干道、易涝风险点周边排水设施开展加强性巡查和清疏,清疏管网113.18公里,确保排水设施正常运行;干部职工全员正常在岗,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落实强降雨应急抢险布防,出动44个抢险组,抢险人员162人,抢险车辆、抽排设备全数出动,雨前清疏、雨中清理、雨后清障,确保排水设施畅通。
24日上午,花城大道发生树木倾倒险情,天河区住建园林局与冼村街第一时间组织抢险队伍到场截断倒伏树木,保障道路通行。
此外,提前部署35辆应急抢险备份车辆对曾因台风“山竹”水浸的7处停车场实施防浸措施,清空车库车辆并核查防洪闸、沙袋等物资储备;台风期间千层金配资,巡查出动9个工作小组,检查隧道32座次,挡墙、边坡36处,对金穗路车行隧道、科韵路—黄埔大道车行隧道等10条隧道进行布防,以“技防+人防”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2025年9月22日夜至23日18时,天河区民政局组织各街道对民政服务对象进行100%全覆盖探访,其中探访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数量累计1341人,困境儿童933人,低保681户,低边74户,特困人员247户,转移安置老人2人,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截至9月24日14时,天河区巡查探访困难群众累计1522人次,暂未发现需要转移安置和协助就医的困难群众。流动救助出动车辆57车次、工作人员457人次,巡查发现流浪人员33人,其中劝导进站2人、转移到酒店暂住暂避4人、转移到避护场所暂避1人,9人已劝离乞讨点或露宿点,对不愿意接受救助的17名流浪人员传达了台风临近信息,提示应做好应对措施,宣传救助政策,派发求助指引卡,叮嘱远离低洼危险地带,做好自我安全防护措施,如有需要可联系救助队或去街道避护场所避险。
在台风“桦加沙”影响减弱后,天河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动员8000余名环卫工人投入环境恢复攻坚战。“五停”指令解除后不到10分钟,天河环卫作业力量已全面铺开,车辆与人员迅速抵达责任路段。
优先清运积压垃圾确保日产日清,随后采用“机械+人工”协同模式精细化推进,大型机械清理断枝落叶,洗扫车与人工配合集中转运杂物;同时重点重整市容秩序,及时规整倾倒共享单车,清运倒塌广告牌消除隐患;人工清扫路面残留垃圾,并精细化冲刷顽固污渍。通过高效协同作战,天河区全区主干道已基本恢复整洁畅通,后续将持续加强巡查,全力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各街道暖心守护,织牢保障“服务网”
员村街道经沟通协调后开放员村工人文化宫、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广州校区为应急避护场所,根据场地空间细化安置服务安排,在9月23日晚台风来临前完成辖内广建金融城、中交四航局、中建五局、中建八局等建筑工地3763名工人以及7名社区居民转移工作。
员村街安排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点对点联系服务临时安置点位转移人员,协调员村工人文化宫等单位提供热水、餐饮等服务,并组织机关食堂为转移至社区居委会的居民提供免费午餐,让转移人员住得安心、住得舒心。
天河南街道天荣社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对特殊群体逐一摸排、重点盯防,确保应急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9月24日上午,经社区工作人员日常巡查及动态监测发现,辖区一名患有尿毒症的孤寡老人需按疗程前往医院进行透析治疗。因台风天气导致路面通行不便,且老人无亲属陪同,就医需求紧急。
社区立即将情况上报街道公共服务办,在公服办的统筹协调下,迅速联动颐康中心调派专用应急转运车辆(餐车临时启用),并安排社区居委会、社工站2名工作人员全程陪同护送。
转运过程中,工作人员提前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山六院)取得联系,告知老人情况及行程,为其开辟“绿色就医通道”;现场耐心协助老人整理就医物品、安全上下车辆,途中持续关注老人身体状态与情绪,通过聊天安抚其紧张心情;最终,车辆安全抵达医院,工作人员协助老人完成挂号、对接医护人员等流程后,才放心返程,全程保障了老人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石牌街社工站全体社工紧急动员,通过上门探访、电访关怀和应急巡查,累计为800多人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筑起“民生防风墙”。针对独居老人等脆弱群体,社工们反复叮嘱,仔细检查房屋漏水、排水和用电安全,同时多方协同救助流浪长者,联合派出所和救助站提供临时避护和24小时贴心照料。
此外,医社联动,组织社区医生提前上门为长者测量血压和检查药物,确保20多位特殊长者健康避险。台风前夕,社工站还筹集价值近4万元的果蔬“爱心礼包”,及时分发以解决采购难题,并通过“红棉热线”启动24小时应急响应,让社工站的灯始终为居民而亮,直至台风威胁解除。
在台风“桦加沙”来临之际,前进街将珠村农田20人转移安置于街避护站,宦溪社区应急值班人员联合街执法队员护送居民添叔到南医三院进行血液透析,他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关怀表示感谢,并表示这种“被记住、被关爱”的感觉是任何物质关怀都无法替代的。
南方+记者 郭苏莹
通讯员 天河区融媒体中心千层金配资
嘉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